【乡村振兴】浅谈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编辑:admin 时间:2024-01-15 06:25
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产业振兴则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对农村农业结构调整、产能扩增、农民净收入增加、就业环境改善均具有重要影响。产业振兴的实质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增速,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全面改善乡村聚落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我国乡村占比较高,乡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产业发展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乡村以发展农业为主,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前置条件是实现产业振兴,要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形成高质量、低碳环保发展模式。
农业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所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乡村土壤,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是我国未来一个阶段社会经济工作的主要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从产业、人才、文化、组织和文化五个层次的振兴入手,其中产业振兴是核心,只有在现有乡村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产业振兴,才能真正推动乡村经济完成质的跨越。我国正以坚毅的步伐朝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任务重点仍然要以带动农村发展为主,其中要率先完成产业振兴,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由此来看,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先要实现产业振兴,只有打牢经济基础,才能建设上层建筑。
我国是人口大国,能够实现脱贫攻坚历史性胜利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发展。当前,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农民“致富”的目标,也需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一方面要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真正实现发家致富。从农村自身发展来看,产业发展符合农村经济自身谋求发展出路的内在要求,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要保障,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经济实施自我造血的前提,是实现农民“致富”的核心。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决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程度,是农民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我国走节约化内涵式经济发展道路,势必要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以此增强乡村振兴之劲。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同时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转变,既要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实现增产扩能,推动产业结构优质化调整,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又要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稳固脱贫攻坚胜利果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质量。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经济交往形式中,始终坚持要确保国内经济良性循环和国际交往形式持续友好的原则,即使面对单边主义,也要始终贯彻坚持我国固有的产业经济发展宗旨,要始终以推动乡村振兴为落脚点,持续关注乡村经济增量扩能。我国乡村规模较大,乡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尽管乡村经济尚有较大发展空间,但在现有乡村产业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全面实现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这是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任务,是农村工作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的重要标志。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得到明显提升,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已经完成,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已经基本实现,谷物库存量位居世界前列,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实现可观性增加,乡村振兴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经过大量的农村实践工作,我国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首要条件是实现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通向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柱,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现代化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以快、准、稳的态势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产业结构体系,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殷切希望。推动农村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是推动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向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转变的重要载体,既要在维护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产业动能,带动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要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切实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产业标志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实现农村经济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在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中,要逐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以数字经济为纽带的农业生产、产品加工、经营销售等产业模式,推动产业振兴。消费是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农村潜藏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就是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打通城乡经济交流渠道。发展农业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经济基础,农村产业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支柱,更是实现富裕目标的重要保障,只有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根主线,才能壮大集体经济规模,优化农村就业环境,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切实改善农民居住和生活环境。
乡村振兴是乡村全方面振兴,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并进,产业振兴的关键是建设乡村产业体系,要依托现有农村资源,挖掘潜在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特色农业品牌,形成产业链,构建现代化、全方位、立体化农业产业链。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乡村产业的内涵逐渐外延,既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要拓宽农村产业布局视野,要深刻认识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之间的关系,要对农村发展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要发挥农产品的自身价值,形成新型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包括生态产品、文化产品、农业产品等诸多方面,农村产业包括是旅游产业、生态产业和养殖产业,现代农业已经不是简单地仅满足农民日常生活需求方面,而是以养殖业为基础,形成绿色、环保、生态文化圈,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助力城市经济实现转变。乡村产业振兴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布局,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农村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仍然要将农牧业摆在首位,要守住耕地红线,稳定年均粮食收入,不断优化粮食市场,提升农作物产量。
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要将农产品加工放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支持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建成乡镇品牌。要放眼全国农产品市场,统筹城市与乡镇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发挥地缘优势,合理布局产业,形成现代化农业产业加工体系。可以以城市开发区为主体,形成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产业体系,尽可能多地增加农民经济收益。要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为乡村农业产业引入更多加工企业,在现有农产品生产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加工模式转型升级。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入城市产业体系,共同形成多维立体现代产业网。要建立健全以农产品加工、生产、制造为龙头的产业布局,让企业利益与农民利益联系在一起,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和旅游康养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灵魂,要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并形成服务产业,可以为农业生产行为提供各类托管服务,包括代耕代种或半托管形式的服务。采取合同契约式的服务,构建“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实现托管服务标准化。可以在现有的农村生活服务内容基础上提供各类专业化生活服务,如零跑代办服务、康养服务等。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也不能脱离城市,农村特有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农村旅游业和康养业是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选择,要以满足多样化的人居文化需求为导向,挖掘农业产业的生态特点,建设以生态养殖畜牧业为基础的文旅农业,可以发展体验式、观光式农业,利用农村天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现代农村文旅康养一体化产业。
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农产品流通是激活农业产业的重要契机,只有实现农产品流通和有效交易,才能实现乡村产业繁荣发展。我们需要建设多元、立体、多维的农产品冷链运输和存储体系,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建设农产品冷藏运输和仓储管理体系,改善农产品邮寄环境,推动当地现代化冷冻存储和冷链运输的建设,并依托就近城市建设国家级冷链物流运输体系。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运输管理体系,推动乡村电子商务建设,优化网络配送网点,建设网络电商示范基地。
推进现代化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始终坚持绿色环保、低碳高质的经济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乡村产业走集约化、高效化道路。同时,需要保护资源,坚守耕地红线,并持续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大产业发展布局,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注重调整产业配置,以市场为主导,发展多元产业模式,形成文旅、康养、休闲产业体系,培养现代乡村产业。要以村落为单位建成“村镇品牌”,形成现代产业。要充分发挥各类农业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建立产业联合体,形成产销一体的企业集群。要加快农业科技化发展步伐,将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始终作为第一要务,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要加快引进和改进现代农业技术,包括育种技术、农机技术等,要促进乡村农业数字化建设,为乡村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提高农业品牌层次,丰富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要将品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布局体系当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是我国未来一个阶段经济工作和社会文化工作的主要方向,只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才能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民族繁荣昌盛,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在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和旅游康养业、发展现代农村产品流通业和推进现代化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措施,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光明网